• 首页
  • 部门介绍
    • 部门职能
    • 岗位分工
  • 民主党派
    • 民革同济大学委员会
    • 民盟同济大学委员会
    • 民建同济大学委员会
    • 民进同济大学委员会
    • 农工党同济大学委员会
    • 致公党同济大学支部委...
    • 九三学社同济大学委员...
  • 统战团体
    • 海联会
    • 侨联
    • 欧美同学会
    • 知联会
    • 少数民族联合会
  • 参政议政
    • 人大政协名单
    • 政府提案主题
  • 统战理论
  • 人物风采
    • 党外人士风采
    • 统战工作者风采
  • 下载专区
  • 信息查询
 
【转载•聚焦两会】钟志华委员:锻造颠覆性原始创新能力
发布人: 党委统战部   发布时间: 2018-03-16   浏览次数: 231

来源:《人民政协报》头版



全国政协委员 钟志华

历史经验表明,后发国家只有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颠覆性技术集中涌现的机遇,才能实现后来居上。于我国而言,科技正处于将强未强、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,大手笔构建颠覆性原始创新能力,是问鼎世界科学中心的必由之路,是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攀升的“杀手锏”,是未来30年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力杠杆。

当前,我国引领性、颠覆性原始创新能力初具“加速度”,进入“三跑并存”、领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新阶段。2017年,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.76万亿,研发强度(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)升至2.15%,超过欧盟15国2.1%的水平。但对标世界科技强国,原始创新能力差距偏大仍是突出短板。近十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4%~5%,远低于发达国家;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优质科学论文差距仍大;人工智能等战略级颠覆性技术策源地仍在美国。

实现原始创新能力从外围到中心的历史性跨跃,着眼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伟大目标,要以冲击世界科学中心的勇气和担当,布局大规模基础研究,构建颠覆性技术茁壮生长的制度环境和肥沃土壤,十分紧迫,也可以说正当其时。



(作者系同济大学校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)2018-03-14期01版





 

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-65982200

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-mail:webmaster@tongji.edu.cn

沪ICP备10014176号  沪举报中心

您的IP地址是:114.84.121.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