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日由上海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、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、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共同举办的“阳光育人”计划十周年暨第七期毕业欢送第十期签约仪式,在上海市政协举行。共有17名在乎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入选新一期计划,与导师结对签约。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出席会议并讲话。我校第7-10期入选计划的同学乌日格、杨丽、张君义、龙江同学以及统战部孙烨忱老师参加了此次仪式。
我校学生处和党委统战部推荐第十期“阳光育人”计划的候选人是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2015级本科生龙江同学,他是一名侗族同学,来自贵州省江口县。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困难,父亲身患重病,但是并未影响他在学业上的努力上进。他的性格阳光开朗,综合表现十分优秀。在师生见面会上他对自己人生态度和理想抱负的精彩陈述,给导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顺利通过了考核,入选了第十期“阳光育人”计划名单。
签约仪式回顾了“阳光育人”计划十年来所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艰辛,展望了“阳光育人”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;举行了第七期毕业欢送、第十期签约仪式;还向第十期捐赠者、主题歌《有梦的地方就有阳光》词曲创作人、演唱者等颁发了感谢证书。会上,捐赠企业代表、导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。
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在会议上指出,“阳光育人”计划是“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、共同繁荣发展”民族政策的生动实践。十年来“阳光育人”计划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一路撒播梦想、传递希望,探索出了一条帮助来沪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路径,已成为上海民族工作的特色品牌之一。 “阳光育人”计划要继续坚持育人和面向西部特色,成为边疆地区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,更好地服务于上海支援西部地区工作大局。她期待“阳光育人”计划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,未来的路越走越远、越走越宽。

